关雎原文赏析:诗经开篇的千古绝唱
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”这熟悉的诗句正是《诗经》开篇之作《关雎》的经典开头。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《诗经》的第一首诗,《关雎》以其清新天然的语言和真挚动人的情感,跨越千年依然打动人心。
《关雎》全文共五章,每章四句,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。诗中”关关”模拟水鸟和鸣声,”窈窕”形容女子美好形象,”辗转反侧”刻画思念之苦,这些词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。诗中反复出现的”参差荇菜”与”窈窕淑女”形成巧妙对应,展现了古代先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。
这首诗最令人称道的是它”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”的情感表达。君子对淑女的追求既热烈又克制,既有”寤寐求之”的思念,又有”琴瑟友之”的礼遇。这种含蓄而深刻的情感表达,正是中华文化”发乎情,止乎礼”的典范。
关雎白话翻译:读懂千年情诗的现代解读
为了让现代读者更好地领会这首古老的爱情诗,让我们一起来看《关雎》的现代白话翻译:
“关关”和鸣的雎鸠鸟,栖息在河中的沙洲上。那秀丽贤淑的姑娘啊,正是君子理想的伴侣。
长短不齐的荇菜,姑娘左右采摘忙。那秀丽贤淑的姑娘啊,醒着睡着都想追求她。
追求不到心惆怅,日夜思念挂心上。悠悠思念情意长,翻来覆去难入眠。
长短不齐的荇菜,姑娘左右采摘忙。那秀丽贤淑的姑娘啊,弹琴鼓瑟亲近她。
长短不齐的荇菜,姑娘左右挑选忙。那秀丽贤淑的姑娘啊,敲钟击鼓让她欢畅。
这个翻译既忠实于原文,又采用了现代人容易领会的语言表达。诗中”寤寐思服”翻译为”日夜思念”,”悠哉悠哉”译为”悠悠思念情意长”,都既保留了诗意,又让现代读者能够感同身受。
关雎的文化价格与当代意义
作为《诗经》的开篇之作,《关雎》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。孔子曾评价《关雎》”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”,这八个字精准概括了这首诗的情感特质。它既表达了人类最本真的情感,又体现了礼的约束与美的追求。
在现代社会,《关雎》依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。诗中展现的追求爱情的方式——从初见倾心到日夜思念,从辗转反侧到以礼相待,最终以音乐取悦心上人——这种热烈而克制、诚恳而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,对当下快节奏的婚恋观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反思。
《关雎》的艺术成就也令人叹服。诗中运用的比兴手法、双声叠韵的语音美、重章叠句的结构美,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。特别是”关关雎鸠”的天然起兴,”参差荇菜”的反复咏叹,营造出情景交融、回环往复的优美意境。
通过《关雎》原文及翻译的对照阅读,我们不仅能够欣赏这首千年情诗的语言艺术,更能感受到中华文化中对美好情感的珍视与礼赞。这首诗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,正是由于它触动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——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