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梦电视剧新版:从选角到改编的失败之路

新版《红楼梦》自播出以来非常被认可,但为何却引起了如此多的争议和批评?这部耗资高达2亿元的电视剧究竟哪里出了难题呢?今天就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新版《红楼梦》的种种败笔。

选角失误:角色形象大打折扣

开门见山说,不得不提的是新版的选角难题。李少红导演对于角色的选角标准,与1987年王扶林导演显然不可同日而语。王导当年对于演员选择有一个明确的规则,那就是要贴合原著中的角色形象。而新版的选角却让人匪夷所思,例如扮演林黛玉的蒋梦婕,虽然演技不错,但外形却与原著中的纤弱少女相差太远,反而给人一种憨态可掬的感觉。相比之下,87版的陈晓旭则完美呈现了黛玉的灵动与可爱。其他角色如贾宝玉和贾母亦然,新的演员总给人一种不对劲的感觉,让观众难以入戏。

造型失误:额妆让人崩溃

除了选角,造型难题也是新版《红楼梦》的一个硬伤。剧中的贵族女子们全都顶着夸张的额妆,这让人看了忍不住想笑。虽然导演希望通过这种造型区分主子与奴才,但实际上却让观众感到荒谬且疏离。电视剧的代入感依赖于演员的诚实感,而这种额妆的设计反而将观众推得远远的,影响了观赏体验。

旁白过多:影响观众体验

新版《红楼梦》在旁白的使用上也存在明显难题,长篇累牍的旁白不仅让人分心,还常常导致音画不同步。观众在观看电视剧时,最想要的无非是浸入剧情,而不是一堆旁白让人头疼。顺带提一嘴,旁白过多的情况下,画面和声音的配合也让人感觉很不舒服,怪不得许多观众选择放弃收看。

配乐不当:营造阴森气氛

最终,背景音乐的选择在新版中同样显得诡异。有网友表示,一个人在家观看新版《红楼梦》时千万不要开声音,由于随时可能被突如其来的阴森配乐吓到。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改编剧,怎样通过音乐增强气氛至关重要,而新版的配乐反而显得格格不入,导致观看体验大打折扣。

改编失误:悲剧变喜剧

最不可接受的还是剧本的改编。根据原著,故事的结局是悲剧,而新版居然将其改编成了喜剧结局,让观众彻底失望。曹雪芹在书中所传达的悲凉无奈被生硬地扭转为所谓的“大团圆”,显然是对原著的亵渎,难怪真爱《红楼梦》的观众们无法买账。

往实在了说,新版《红楼梦》在选角、造型、旁白、音乐及剧本上均存在明显失误。或许,真正的难题在于制片方缺乏对经典的尊重与敬畏。正如一位观众所言:“这样态度的作品,怎么能期待它会出色呢?”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重拍项目能够回归原著的精髓,为我们还原那个秀丽的红楼梦境。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