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实西部牛仔生活:有关西部的资料揭秘

诚实西部牛仔生活:有关西部的资料揭秘

西部牛仔的诚实面貌:风光背后的艰辛

说到西部牛仔,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不是电影里那些帅气的画面?宽边帽、皮靴、骏马,拔枪对决时又酷又飒?但实际上,这些只是影视作品的美化。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些有关西部的资料,还原19世纪美国西部牛仔的诚实生活。

历史资料显示,牛仔这个职业的产生与美国西部开发密切相关。19世纪中后期,美国西部牧场养了大量牛,但当地人口稀少,牛肉卖不上好价钱;而东部和北部城市人口密集,牛肉需求大,价格高出好几倍。由于当时缺乏冷藏技术,杀好的牛肉无法长途运输,牛仔们不得不赶着活牛穿越数百甚至上千公里,将牛群送到北方铁路站。这就是”赶牛人”这一职业的由来。

牛仔生活的三大挑战:脏、累、险

有关西部的资料中,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牛仔们面临的三大生活挑战。开头来说是”脏”,这可能是现代人最难以忍受的部分。赶牛路上没有旅馆、澡堂,连干净水源都难找。牛仔们整天跟着牛群行走,被尘土包裹成”土人”,汗水混着灰尘变成”泥条条”。晚上只能在野外简易帐篷或草地上睡觉,身上爬满蚊虫是常事。由于水资源珍贵,很多牛仔一整个赶牛季都不洗澡,衣服也只能简单刷洗,油污和尘土积得厚厚一层。

接下来是”累”。牛仔们每天职业长达16小时,睡眠不足6小时。他们要时刻盯着几百头牛,防止走散或出事。天亮前就得起床喂马、检查马鞍,天黑后还要轮流”守夜”,防备野兽和偷牛贼。在马背上待十多少小时后,腰、腿、屁股都磨得生疼。遇到恶劣天气更是苦不堪言:雨水浇透衣服,雪地里一步一陷。除了赶牛,还要修栅栏、打烙印、治病牛,全是重体力活。

最可怕的是无处不在的”危险”。西部草原上的狼、熊、美洲狮经常袭击牛群和人;偷牛贼、劫匪遍地,动辄枪战;加上缺乏医疗条件,生病受伤只能硬扛。有关西部的资料记载,很多牛仔因伤因病落下残疾甚至死亡。

为什么还有人选择当牛仔?

看完这些有关西部的资料,你可能会问: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做这么艰苦的职业?答案很简单:为了生存。当时的牛仔大多是穷苦人:刚移民的欧洲人没钱没地,失业工人找不到活干。对他们来说,牛仔虽苦,但至少有饭吃、有地方住,还能拿点工资(一个月几十美元)。那时的西部是”未开发的土地”,没那么多规矩,只要肯出力就能活下去。

有趣的是,影视作品中的牛仔形象与现实差距巨大。20世纪初,美国社会需要”硬汉”形象鼓舞人心;冷战时期,牛仔又成了”爱国符号”;西部城市化后,牛仔又带上了怀旧色彩。这些美化形象掩盖了诚实的西部历史。

通过这些有关西部的资料,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那段历史。西部开发不是浪漫的冒险,而是充满血泪的艰辛历程。下次看到西部电影时,不妨想想这些诚实的牛仔故事,他们用汗水和生活书写了美国西部开发的篇章。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