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面一横下面一个儿怎么读
兀 拼 音 wù 部 首 儿 笔 画 3 基本释义 高而上平,形容秃山,泛指秃:~鹫。“蜀山~,阿房出。”高高地突起:~然(a.高高突起的样子;b.突然;c.昏沉无知的样子)。突~。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:~那。~的(dì)(a.这,这个;b.怎么,怎的;c.突然)。
兀,读音:[wù]释义:高而上平,形容秃山,泛指秃。 高高地突起。 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。
读音:[wù]部首:儿五笔:GQV 释义:高而上平,形容秃山,泛指秃。 高高地突起。 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。
兀 拼音:wù wū 部首:儿,部外笔画:1,总笔画:3 五笔86&98:GQV 仓颉:MU 笔顺编号:135 四角 :10212 UniCode:CJK 统一汉字 U+5140 基本字义 ● 兀 wù ㄨˋ◎ 高而上平,形容秃山,泛指秃:~鹫。“蜀山~,阿房出。
兀 wu 四声 突兀的兀 “兀”是汉语中的一个使用不多的多音字,其读音有第四声wù和第一声wū。
简体汉字:兀繁体汉字:兀 汉语拼音:wù 兀的部首:儿 汉字结构:上下结构 汉字笔顺:横撇竖弯钩 兀基本解释 兀 [wù]高而上平,形容秃山,泛指秃:~鹫。“蜀山~,阿房出。”高高地突起:~然(a.高高突起的样子;b.突然;c.昏沉无知的样子)。突~。
一横下面一个儿是什么字?
兀是个多音字,拼音为wù和wū。其部首为“儿”,部外笔画数为1,总笔画数为3。在五笔86与98输入法中的代码分别是GQV和GQ,仓颉码为MU,笔顺编号为135,四角 为10212,Unicode编码为CJK统一汉字U+5140。“兀”字的基本含义包括:高而上平,形容秃山,泛指秃,高高地突起,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等。
兀 拼音:wù wū 部首:儿,部外笔画:1,总笔画:3 五笔86&98:GQV 仓颉:MU 笔顺编号:135 四角 :10212 UniCode:CJK 统一汉字 U+5140 基本字义 ● 兀 wù ㄨˋ◎ 高而上平,形容秃山,泛指秃:~鹫。“蜀山~,阿房出。
“兀”是汉语中的一个使用不多的多音字,其读音有第四声wù和第一声wū。
这个字是:兀 简体汉字:兀繁体汉字:兀 汉语拼音:wù 兀的部首:儿 汉字结构:上下结构 汉字笔顺:横撇竖弯钩 兀基本解释 兀 [wù]高而上平,形容秃山,泛指秃:~鹫。“蜀山~,阿房出。”高高地突起:~然(a.高高突起的样子;b.突然;c.昏沉无知的样子)。突~。
兀 读音:[wù]部首:儿五笔:GQV 释义:高而上平,形容秃山,泛指秃。 高高地突起。 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。
一横下面一个儿,儿字弯弯里是个虫,是什么字?
1、虺,[huǐ] 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:~蜮(虺、蜴、蜮都是害人的毒物,喻奸恶小人)。
2、是蜿字。蜿,汉语文字,读作wan1声,由虫和宛两部分构成,部首为虫,总笔画为14画。其主要含义包括: 蛇爬行的样子。例如,“蜿蜒”一词,形象地描绘了蛇在地面上蜿蜒前行的场景。 弯弯曲曲的延伸。蜿蜒还可以用来形容道路、河流等天然景观的曲折延伸。
3、两个字都带虫字旁的词语有:蚂蚁、蝴蝶、蜈蚣、蝌蚪、蜘蛛、蚯蚓、蟾蜍、蜻蜓、蝙蝠、蚂蝗、蚍蜉、蚊蚋、蜿蜒、螟蛉、蛤蟆、蝼蛄、螳螂、蚱蜢、蜥蜴、蟒蛇、蝮蛇、蚊蝇、蟑螂、蛇蝎、蝈蝈、蛐蛐、蚂蚱…… 拓展资料:虫虫,chóng,虺(huǐ)的本字,原为毒蛇,后指一般的虫类。
4、综述三个虫是虫,读chóng现在简化字是虫虫是汉语常用字,读作chóng或huǐ虫和它的繁体本是两个不同的字简体“虫”本读huǐ,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甲骨文的“虫huǐ”状似一条蛇,本义为较小的毒蛇。
一横下面一个儿子的儿的字是什么字?
“兀”是汉语中的一个使用不多的多音字,其读音有第四声wù和第一声wū。
这是多音字 兀 拼音:wù wū 部首:儿,部外笔画:1,总笔画:3 五笔86&98:GQV 仓颉:MU 笔顺编号:135 四角 :10212 UniCode:CJK 统一汉字 U+5140 基本字义 ● 兀 wù ㄨˋ◎ 高而上平,形容秃山,泛指秃:~鹫。“蜀山~,阿房出。
这个字是:兀 简体汉字:兀繁体汉字:兀 汉语拼音:wù 兀的部首:儿 汉字结构:上下结构 汉字笔顺:横撇竖弯钩 兀基本解释 兀 [wù]高而上平,形容秃山,泛指秃:~鹫。“蜀山~,阿房出。”高高地突起:~然(a.高高突起的样子;b.突然;c.昏沉无知的样子)。突~。
兀 wù(ㄨˋ)[1]高而上平,形容秃山,泛指秃:~鹫。“蜀山~,阿房出。”[2]高高地突起:~然。突~。[3]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:~那。~的(a.这,这个;b.怎么,怎的;c.突然)。
父为郎罢。 (2) [方]∶儿女 [children] 阿囝略如郎罢老,稚孙能伴老翁嬉。――宋陆游《戏遣老怀》nān 名词 同“囡”。 (1) [吴方]∶小孩儿。也作囡。也指幼小的动物 [child;pet]。